专辑简介:
小提琴家弗兰齐斯卡·皮奇(Franziska Pietsch)和钢琴家Maki Hayashida展现了对巴托克宏伟的两部小提琴与钢琴协奏曲以及作曲家令人无法抗拒的《Romanian Folk Dances》的深刻个人解读。弗兰齐斯卡·皮奇最近获得了ICMA(国际古典音乐奖)室内乐类大奖,她一直被巴托克的音乐所吸引,被其难以捉摸的本质所吸引,有时朴素的表面下隐藏着爆炸性的力量。她将巴托克的音乐描述为“充满激情、能量、力量,激烈的节奏,崇高的旋律,热情、孤独和忧郁”,并在两首小提琴奏鸣曲的不同部分中展现了这些特质。
巴托克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局外人,这是弗朗齐斯卡·皮奇从她的人生经历中体会到的。她在东德长大,在那里她最初被追捧为小提琴神童,但因其父亲叛逃到了西方,她被她的导师和祖国抛弃。随后,皮奇全家搬到了西德,她的音乐事业也得以蓬勃发展,并入读了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她与固定表演搭档Maki Hayashida一起录制了这张唱片,她们之间有着非凡的融洽关系。
巴托克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921年,展示了他对一种已确立的形式的激进做法,几乎将乐器彼此分开,使它们能够分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能意识到彼此,但有时又极度独立。缓慢的乐章更加内省,巴托克对民族音乐学的巨大贡献,民间音乐元素的影响在终曲中表现得很明显。《第二小提琴奏鸣曲》(1922年)由两个无缝乐章组成,和《第一奏鸣曲》一样,这两个部分都要求极高。1924年,巴托克写信给他的经纪人说:“两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小提琴部分难度非常大,只有一流的小提琴家可以演奏它们。”巴托克富有感染力的《Romanian Folk Dances》可以追溯到他职业生涯的早期: 1915年,这些作品由作曲家的好友、匈牙利小提琴家兼作曲家佐尔坦·塞克利(Zoltan Szekely)为小提琴和钢琴改编,佐坦·塞克利还委托巴托克创作了《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艺术家简介:
弗兰齐斯卡·皮奇(Franziska Pietsch)来自音乐世家,在东柏林长大。她在五岁时接受了她的第一堂小提琴课。十一岁时,她在柏林的Komische Oper首次亮相,并作为独奏家与东德的管弦乐队合作演出。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她开始在柏林的汉斯艾斯勒音乐大学跟随Werner Scholz学习。直到她的父亲在1984年逃到西德之前,她一直享受着政府的特殊支持。1986年,16岁的她在提交出境申请后,得以与母亲和妹妹一起前往西德与家人团聚。后来,她入读了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此外,她还参加了Wanda Wiłkomirska、Ruggiero Ricci、Herman Krebbers和Zakhar Bron的大师班。作为独奏家,她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各个国家留下了音乐足迹。她也曾与Antoni Wit、Arpad Joo、Moshe Atzmon、Julia Jones、Toshiyuki Kamioka、George Hanson和Cristian Măcelaru等指挥家合作举办过音乐会。从1998年到2002年,她是伍珀塔尔交响乐团的第一任首席,从2006年到2010年,她是卢森堡爱乐乐团的第二任独奏家。她曾受邀担任杜塞尔多夫歌剧院、法兰克福歌剧院和科隆WDR的首席。
Maki Hayashida曾师从世界一流的教授,如巴黎国立吕埃-马尔梅松音乐学院的伯恩哈德·林格森和汉诺威的卡尔-海因茨·卡默林。Maki Hayashida于1995年在法兰克福的阿尔特歌剧院中以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作为首次亮相曲目。她是许多国际独奏比赛的获奖者,包括著名的V.C. Righetti比赛第一名。除了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会外,她还在杜塞尔多夫的罗伯特舒曼学院任教,并有幸获得了日本文化部颁发的多个奖项。Maki Hayashida也被认为是业内最多才多艺、备受追捧的室内乐手和歌曲伴奏者之一。对钢琴和小提琴之间特殊关系的个人理解使她与著名的小提琴家迈克尔·耶尔登一起参与了多个成功的广播电视节目和 专辑制作,包括前往迪拜、开罗和整个欧洲的巡回演出。继这一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之后,Maki Hayashida自2018年以来一直与著名的小提琴家弗兰齐斯卡·皮奇保持着合作。